剛開學不久的二二八連假,當然要給它好好運用一下,走出自己平常的宅窩,往山林去也。
今天要去的地方是「太武山」,活動、舒展一下筋骨,以為開學墊下一個充滿活力的基礎。
太武山,全山為花崗岩形成,雖只海拔二百五十三公尺,卻已是金門最高的山,
登太武山有四條路,分別是 前山、後山、蔡厝古道和斗門古道,
前山是指太武山公墓北側的玉章路口,後山則是屏東文康中心旁的玉章路尾,
大多數的人都從平坦好走的前山玉章路口登山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我只從前山攀登上去過。這次也是從前山上去,之後可以試試後山。
玉章路進太武山的入口(前山),點此看圖片來源
看到牌坊不要怕,就是這裡沒錯!
進去右手邊有棟廁所。
騎車再進去一點會先看到忠烈祠(點此看圖片來源)
忠烈祠前矗立著陣亡將士紀念碑,使人驀然記起現在安居樂業的金門,
歷史上那段辛苦、血汗淚交織的歲月,這是前人所栽的樹啊......。
太武山公墓建築在太武山西麓谷地中,規劃成前後兩個墳區,收納金門大小戰役及部份公亡遺骨.
後區大塚是散佈地各的墳塚移靈安厝,外型雖僅三塚,內則層架數重,
前區則以葬八二三殉國軍士居多,分左右兩側規則排列平葬,各以墓碑記載姓名’軍階和生殉日期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但很奇怪,我沒看到這些墓碑,想拜訪的人,要事先確定一下位置。
忠烈祠旁邊的路上去,即是爬太武山的前山路口了。
走一陣子後,可以看到玉章路牌坊。
玉章路是太武山的登山道路,由先總統蔣公取名,是為了紀念1954年到1957年任職金防部司令官的—劉玉章將軍。
劉玉章將軍於1954年接任金門防衛司令官,任內指揮「九三砲戰」,
領導金門開挖山洞、掘戰壕、鑿地道,建構鋼筋混凝土陣地,開闢太武山登山公路,
使後來「823砲戰」期間,減少國軍的傷亡人數,並保護了各種軍事裝備。(點此看 資料來源)
這條上山的道路很寬,即使晚上走也滿安全的,比較不怕掉下去,
不過晚上來要帶照明燈就是了,因為晚上完全沒有路燈喔!
本次目標就是山頂的海印寺!其座落於太武山山坳處,原名太武巖寺。
以下是此次出遊所拍攝的照片
一、蘸月池
蘸,音「ㄓㄢˋ」,「把東西沾上液體或黏附其他物質」之意。
蘸月池或稱浸月池,是海印寺前一口用花崗石疊砌的方形池。
黃琇〈太武山十二奇記〉描述它「雨不溢、暵不涸,晦明未定,常有日月照其中;蓋得乎日月之精,而光耀其形。」久旱不涸,久雨不溢,是蘸月池之奇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點此看介紹蘸月池的相關文章
站在池邊,不知為何心情很舒暢呢!
清澈的井水,映照著早晨的天光,透著輕快的藍色。
二、安心石
第一層向後走(後半部),可以看到安心石,
以左手摸心、右手摸石,並默念佛號,即可讓心情平靜。
安心石後面的空間,是安心石室,為文物的展示處,
裡面有完成於南明時期的十八羅漢泥塑,至今已有300多年歷史,
羅漢泥塑於823砲戰時損毀,西元1961年埋藏於寺內土案基座,至西元1993年海印寺整建時才重新挖掘出土,
並由金門在地藝術家吳鼎仁義務修復,
眾羅漢殘肢破損,缺失嚴重,大都僅存不完整的上半身,而下半身則難於尋覓,
經由推敲摹擬有限史料得以重新雕塑,從2007年開始修復直到2017年完成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修復後的羅漢泥塑。(點此看圖片來源)
羅漢像看起來古拙古拙的,別有一番悠閒心適的感受。
三、海印寺後的大雄寶殿
主祀為釋迦牟尼佛,兩旁則是十八羅漢。
大雄寶殿外的香爐。香爐,佛教中稱之為「寶鼎」,是焚香的器具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今天在安心石室內觀賞羅漢泥塑時,還遇到一位第一次來拜拜的香客走進來要找香爐,
結果原來要往安心石室旁的樓梯再走上去,到大雄寶殿這裡插香啊!
(但我沒仔細看一樓殿內殿外有無香爐,不知道是否只有一個香爐)
整齊的針腳。上山參拜的香客們,多是抱著虔敬地心情插上線香的吧!
今天爬山也有遇到婆媳帶著小孫子來拜拜呢!
回家查資料才知道,原來正月初九時,金門人都會來海印寺拜拜,
往年都會吸引5-6千人參與,登高祝禱祈福,今年(2021年)受疫情影響,人潮略減,但也有3千多人。(點此看資料來源)
是僅次於城隍爺繞境的島上盛事呢!
太武山上有十二奇,
您若要遊覽莫要錯過,
事先查好再出發。
今天七點從金大出發,騎車前往太武山,
上山時,偶遇幾對兩人成行的登山客,
下山時,人潮漸漸湧動,多為六、七人一團,
爬完山,抵達山下的時間為十點,
期間步履緩慢,於海印寺中流連,不思返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