路痴如我,從來不會記甚麼路名,所以別人跟我說騎哪條路,之後再轉進哪條路,我完全....不想聽,
對不熟悉的地方我都是邊看著google map邊騎到目的地,之後依然不會記路名,而是依著先前的印象騎到目的地。
這次要去的地方是沙美,想來這可能是我四年來第一次去沙美?!(我真的.....宅到不行)
之前有次想去,但騎著騎著,竟然繞回原地,看來這次要認真點騎車才行。
照著google map 騎,我還是沒有靠自己的力量找到第一個目的地,
嘿......妳們太天真了,人家說路上長在嘴上的嘛,
當google map疑似因為收訊不佳,指引路徑從線條變成點狀時,我想說不然就停下來晃晃好了,
碰巧看到一間外牆很特別的房子(我是第一次看到啦.....),看起來是先抹上水泥,之後再上油漆,
重點它顏色我很喜歡,至於這樣的房子是甚麼風格,請恕我無法交代。
當我拍照時,遇到一位阿伯,
交談了幾句,他看我不是很懂轉哪條路,所以表示能帶我去目的地—摩洛哥,耶,人也太好了吧!
第一站 沙美摩洛哥
請笑納我此次探險照片
這些景點都是夾雜在低矮的老厝之間的,老厝與小巷形成的觀光景點,整體感覺有點像鹿港老街那樣,但是賣東西的店家只有零星幾間呦~
整體來說,比較算是一個盡情拍美照的地方。
經過時,有女生穿裙子在拍照,意外地聽到阿嬤因為女生坐在椅子上腳開開在偷笑。
沙美的社區活動中心,旅遊時偶然看到,令人有一種生活感與夢幻感融合的奇妙感覺。
我覺得金門有一個特色,就是感覺社區凝聚力量很夠,在這裡我還看到一面牆寫著,營造摩洛哥這地方要靠大家團結之類的話(google map的照片裡有的樣子)。
其他像是中秋搏餅的時候,在總兵署會有小劇場,讓大家圍坐在地上看,有一種大家庭的氛圍;
元宵節時,鯉魚潭沿岸有學童製作的花燈點綴;
當地人似乎也樂於發表自己對於金門建設或時事(像是武漢肺炎相關)的看法,fb上也有一些社團,是以關心金門為出發點的。
社區活動中心對面的彩繪外牆。
陽台上的盆栽是為了風水嗎?
其實我在這裡拍照時,還聽到附近房子裡一位小弟弟在喊他妹妹的聲音,
真的是很懷念,那樣氣極敗壞喊叫的聲音,我只有國小時才聽見了。
第二站 沙美商圈
來到沙美商圈晃蕩,少不了金沙戲院,雖然它現在已經不營業了,但對當地人來說應該是對那一段繁榮時光的追緬吧!
戲院於民國52年興建,當時是由鎮公所主導,博愛街與復興街商家認股籌設,提供電影放映與歌劇演出,作為金沙地區軍民的休閒娛樂,
民國76年停業至今,近幾年縣府似乎有在討論要重新開發利用。
兩旁房子的二樓大多曬著衣服。
沒特別想要拍出殘破感,但是還是拍出來了?!
正面著大門的右邊,有張貼今日放映電影的欄位。
左邊則是下期放映電影。
雖然大門上了鎖,但金沙戲院建築的左右兩邊有階梯,爬上去後,也可以進到影廳裡。
這裡面進去就是座位區了,但因為我去的那天裡面很暗,加上裡面的椅子看起來破破的,所以我不敢進去。
有興趣的人可以點這裡,有部落客進去裡面拍照。
從戲院二樓窗戶往外拍的街道。
沙美商圈街上看到的店鋪,有兩三間雜貨店,
我買了一袋金門麵線(90元),原本老闆娘要推薦我金門的酸白菜,但因為一包160元有些貴,所以沒買。
這麵線之後我配著用交通卷買的滷肉罐頭,渡過了好幾餐。
沙美的名產,閩式燒餅。
我是星期六早上來的,人從店內排到店外,員工除了賣給排隊的人之外,不時還要接起訂購的電話。
在我排隊時,就一邊聽著觀光客阿婆一邊吃著剛買到的燒餅,一邊感嘆小小一間店,生意竟然好得嚇人。
買完餅(記得我大一時一個13塊,現在漲價變成15塊), 信步走在小街上,鼻尖迎來疑似居民家的飯香,是一種說不上來、莫名熟悉的味道。
其它隨意逛逛的地方
樹上的小鳥叫著像是「不要、不要」的曲調,冬日豔陽下的無人之境,涼亭恍然若沙漠中的綠洲。
金大金沙校區真是個偏僻中的偏僻,但是又美麗的地方。
美食分享
你以為分享要結束了嗎?
我也一度以為旅程要到此結束了......,但旅遊怎能少了美食作結?
身為麵包愛好者,我決定到山外的麥斯西點麵包去採購。
之前和朋友到山外遊玩,走在街上我倆被香味吸引,
一齊進去,之後這家店便被我惦記上了。
要說它有哪裡不同,我也說不上來,
也許是小街上唯它那透著黃燈的精緻吸引了我,
或者是店內地板古色古香,好似來到名產店一般,
又或是它傳統中卻結合著創新與豐厚內餡的麵包。
有興趣的人自己來逛逛吧!
像三明治這個真的好吃。
忍不住感嘆為甚麼我住金城,不然我一定每天都想來這間麵包店買點啊!